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党的建设,构建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体系,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就全面深化我校党建与事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十三个坚持”的科学内涵,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健全完善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党建工作形成强大合力,引领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中央部署、省委要求在我校落实落细落地,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党领导改革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党建引领推动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实际成效更加突出,实现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的成效更加显著,全体党员、干部“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高水平财经特色名校,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职责任务
学校各级党组织要结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的职责要求,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思路,明确“三级职责”,健全完善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全面深化党建与事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一)学校党委
学校党委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学校党委做到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对学校党的建设全面负责;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引领、保障作用,切实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得到贯彻落实,实现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把做好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等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体推进,贯穿高水平财经特色名校建设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1.明确工作规划计划。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制定党建工作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党建引领推动事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建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重点岗位关键环节责任明晰、基层组织具体执行落实的工作机制。
3.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健全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委和师生党支部、联系基层单位、联系专家人才、联系优秀青年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坚决践行“一线规则”,狠抓工作落实。加大对基层党组织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指导、支持、保障力度,鼓励探索形成更多、更管用的创新成果。逐步强化党建工作的资源投入和条件保障。
4.健全督导检查机制。建立健全“以党建工作引领推动业务工作、以业务工作提升促进党建工作”的工作成效双向检验机制,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班子考核和干部考核中考察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成效,综合运用督查督导、评估检查、考核评价、选树典型、奖惩激励等办法,推动党组织严格落实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主体责任,着力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基层党委
基层党委应当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完成,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确保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到位。压实工作责任,夯实组织基础,深化融合贯通,不断强化党建对事业发展的引领推动、保证监督作用,凝练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切实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提质增效。
1.强化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思想凝聚、组织保证等作用,扎实推进落实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班子成员工作职责明晰。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基层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确保职责清晰、边界明确、执行到位。把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关键业绩指标。紧密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党建思政、教学科研、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的特点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使党建工作成为事业发展的引领保障,让事业发展成效成为党建成效的集中体现。
2.强化统筹谋划和保障服务,不断推进落实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重大改革、重要事项、重点安排。切实履行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好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聚焦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中心工作,抓好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的统筹谋划落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推动事业提升的关键作用。行政主要负责人要增强党建意识,在推进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时注重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完成改革发展攻坚任务,引领带动师生积极投身本部门、本单位重大改革、重要事项、重点安排,并取得优异成绩。聚焦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建立政治把关工作机制,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学科建设、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考核奖惩等重大问题上的把关作用,程序规范、责任明晰、成效突出,不断强化党建对事业发展的引领保证监督作用。
3.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增强党支部“抓党建促业务”的能力。对党支部工作指导推动到位,基层组织设置合理、按期换届。坚持党委班子成员分工联系教师、学生党支部制度,推动党建各项任务落到基层党支部。建立健全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等制度,严格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过硬党支部建设,按照有利于推动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原则及时调整优化党支部设置,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深入落实发展党员“双培养”制度,按照“七个有力”标准积极创建全国全省全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切实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强化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把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的实际效果纳入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范围。
4.推动党建和群团组织建设、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和维稳工作体系建设有机融合,维护学校和谐稳定。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制度规范、责任明晰,落实到岗到人。发挥党组织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党员教师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年至少专题研究2次意识形态工作,并向校党委作专题汇报。坚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讲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大思政课”作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健全教师学习制度,组织教师每周开展1次集中学习、每月开展1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加强专题培养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培养“大先生”。加强对学术组织、研究机构、学生社团的引导,管好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做好统战工作,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引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坚持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组织建设,加强工会、教代会工作和共青团工作,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服务和联系。全方位管理重点事项、重点对象、重要节点、重要阵地,健全师生安全稳定教育、预警研判、综合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形成全链条防控风险管理闭环。
(三)党支部
认真做好党支部各项基础性工作。教职工党支部围绕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等开展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员工的作用。学生党支部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紧紧围绕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谋划开展党支部党建工作,找准切入点,做好结合文章,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推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教职工党支部积极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团结带领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师入职、考核、评优、晋升时考察政治立场、思想素质、师德师风,给出明确意见。明确党支部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加强政治把关作用的具体办法。学生党支部积极参与学生事务管理,支持、指导和帮助团支部、班委会以及学生社团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工作,引领优良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深化党员分类管理,搭建交流平台,丰富服务载体,密切联系群众,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生活。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全面提升,凝聚、带动教职工主动承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遵规守纪、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影响、带动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引导党支部党员、任课教师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深入挖掘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四、主要措施
以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为重点,以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为抓手,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以落实“四个聚焦”、“两个机制”和“四个突破”为主要措施,立足全局抓谋划、精益求精抓落实、久久为功抓质量,进一步紧密联系实际出特色、求实效。
(一)瞄准“四个聚焦”,推进基层党建强基固本
1.聚焦“议事规则”,提升运行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党委的主体作用,结合我校基层党委议事决策制度执行情况实际,全方位深化开展基层党委议事决策制度执行质量提升活动,定期召开党支部书记例会,督促党建与事业发展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强化基层党委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巡视巡察、审计等工作反馈,开展议事决策制度落实情况调研督查,规范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的有效运行,完善集体领导、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中梗阻”问题。
2.聚焦“评星定级”,推进过硬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抓好党建与事业发展、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引领培养、党员分类管理、党建信息化、发展党员等重点工作,优化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设置,鼓励创建师生联合党支部,实现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全覆盖,分类制定党支部规范提升的具体措施,突出结果运用,推动党支部对标提升、晋位升级,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监督保障作用。
3.聚焦“理论学习”,提升业务素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为单位,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载体,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有效提升党员理论水平和党建业务素质。
4.聚焦“分类管理”,发挥先锋作用。深入做好党员分类管理工作,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化建设,抓实党员管理基础性工作,丰富党员学习教育形式和内容,扎实组织开展党员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依托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持续开展“我来讲党课”等党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大在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力度,深入推进“双培养”和校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青年教师制度。
(二)健全“两个机制”,实现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1.健全“培优”机制,争取党建“双创”新突破。制定学校党建“双创”工作质量提升计划,开展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培育建设单位典型经验交流活动,培育我校党建“双创”建设单位,遴选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等,创树党务先锋岗和党务先锋,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增强敢闯敢试的创新意识和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形成唯先必争、唯旗誓夺的浓厚氛围,实现党建“双创”工作“量”和“质”的新突破。
2.健全“融合”机制,争取党建“品牌”再突破。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全完善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机制,打造学校特色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品牌,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常态化举办“党建与业务双提升工作坊”。遴选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党建工作创新典型案例、精品党课等,推进基层党委“党建品牌文化建设”,打造基层党委“党建文化长廊”,实现“一党委一品牌”,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三)实施“四个突破”,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1.人才培养求突破。坚持“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重点强化打造适合学校实际的思政工作品牌,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同向同行,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认真落实新文科建设要求,进一步健全招生、培养、就业、校友联动机制,完善以社会需求、学校战略、发展质量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专业退出机制和新专业准入机制。加强新文科建设和专业改革,促进专业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加快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新财经人才。
2.学科建设求突破。系统谋划优化学科建设“雁阵模式”,缜密研判各学科的发展定位和目标路径,按照高峰学科、支撑学科和储备学科三个层次,强化学科梯队建设,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支持各学科对标对表,扬优势、强弱项、补短板,加强评估论证,以更高的目标定位、谋划发展。推动各学科创新发展,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不断优化学科方向,破除学科壁垒,理顺体制机制,推进交叉学科发展,挖掘学科之间的互补性,寻找新的增长点。
3.“服务山东行动”求突破。持续强化“服务山东就是服务国家,扎根齐鲁大地就是扎根中国大地”的办学理念。把学校工作与国家、山东省大局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关键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拓展空间、争取资源、搭建平台。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理实融合,通过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共育产业创新研究院,提升成果转化力度,更好地服务山东重大发展战略。聚焦关键领域,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强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加强科研攻关,集聚力量产出更多原创性、高层次成果。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乡村振兴、社会智能治理等优势领域,建设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体系,加快科研创新,推动更多优质成果落地。
4.高层次人才引育求突破。坚持党管人才不动摇,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强化职能部门和学院人才工作的统筹协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重视思想政治引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聚焦学校中心任务,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着力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健全务实长效的人才评价管理体系与激励机制,坚持“人才引进”和“自主培育”并举,充分调动积极性,实现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精细化的人才服务体系,着力加强改进平台建设,为团队协作创造搭建更好的舞台。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党建促发展”主责主业意识,切实把全面推进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作为进一步强化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发挥引领作用的重要抓手,带领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务求实效、创出特色。基层党委要参照本意见,制定本单位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的实施方案。有关职能部门要担负起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职责,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加强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发展全面铺开、取得实效。
(二)强化监督考核
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党政同责,把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发展情况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奋斗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和事业发展的实绩实效。
(三)注重激励引导
树立“抓党建、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尊重基层党组织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建立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机制,落实党支部书记向上级党组织述职制度,定期开展优秀党支部和优秀党支部书记的评选表彰工作。学校不断完善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激励保障措施,把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经历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媒体和学习宣传阵地开展宣传报道,注重发掘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典型,加强先进典型表彰奖励、学习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中共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委员会
2023年8月23日